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金春华
位于平湖市智创园的汉希科特中国微系统应用研究院。记者金春华 摄
【资料图】
最近,在众多外资加码中国的大背景下,外资研发中心成为一个热词。
日前,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 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的意见》。其中“提高利用外资质量”第一条中就提出“支持外商投资在华设立研发中心”。这是今年年初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商务部、科技部《关于进一步鼓励外商投资设立研发中心的若干措施》后又一重要举措。
正在打造高能级开放大省的浙江,省商务厅、省科技厅最近也印发《关于鼓励设立和发展外资研发中心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从支持开展科技创新、提高研发便利度、鼓励引进海外人才和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等4个方面提出20条措施,推动浙江打造高质量外资集聚地。
外资在选址研发中心时会考虑哪些因素?它们在浙江取得了哪些成就?
选择浙江的N个理由
走进位于平湖市智创园的汉希科特中国微系统应用研究院(以下简称“汉希科特中国”),感觉来到了一所高校——这里有各种实验室、会议室,有供学生“练手”的教学设备和场地。
事实上,这一研究院正是微机电系统(MEMS)传感器领域的国际顶级研究院——德国汉希科特应用研究院在海外成立的第一家分支机构,法人代表阿方斯·德赫博士教授(Prof.Dr. Alfons Dehé)是德国弗莱堡大学微电子学院教授、德国汉希科特应用研究院院长。
微机电系统是指尺寸几毫米乃至更小的高科技装置,而MEMS传感器就是其重要方向之一,被广泛运用于手机、可穿戴设备、汽车等领域。比如汉希科特中国重点研发的气体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就是其重要门类之一。“这意味着汉希科特是一家以市场为导向的研发机构。我们的目标是将德国先进的MEMS制造技术在中国市场实现国产化,尝试将各类高质量传感器应用到相关产业领域。”汉希科特中国总经理钟锐说。
如此,选择浙江平湖的理由也就很能理解:长三角有完整的产业链和巨大的市场需求。在这里,一家新能源汽车整车厂可在4小时车程内解决所需配套零部件供应,形成体现现代化产业体系特征的“4小时产业圈”。而紧挨着上海的平湖,更是全国优秀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基地。
区位与市场、产业优势,是很多外资研发中心落户浙江的主要理由。也因此,外资研发中心的布局往往显示出较强的产业关联性和集聚性。据省投资促进中心一个初步摸底调查显示,浙江省目前有外资研发中心159家,主要集中在汽车零配件、高端制造、精密制造等领域。
20年前,日本株式会社津上在浙江投资设立津上精密机床(浙江)有限公司。8年后,公司年销售额已达10多亿元,快速发展的中国市场催生了津上精密中国研发中心。
“我们是搞制造业的,就要多跟实物、跟市场接触。”津上精密总工程师室部长伍剑飞介绍,研发中心的主要工作,是将日本公司的标准化产品,结合中国市场需求,做结构功能调整、精度提升、二次界面开发等定制研发。
外资研发中心,如今已成为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悉,2012年到2021年,中国规模以上外商投资工业企业研发投入从1763.6亿元增加到3377.4亿元,增长91.5%。在浙江,仅嘉兴一市,到今年年初,外资企业已累计建立市级研发中心228家、省级研发中心133家、省级外资企业研究院64家。
据《指导意见》,浙江将争取到2027年新增认定外资研发中心200家,世界500强设立的外资研发中心数量不少于20家,带动外资企业研发费用投入较2022年增加30%以上。
对浙江而言,外资研发中心落地也是一场“双向奔赴”。
20年前,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发出了“如果我们不成为先进制造业基地,那么舍我其谁呢?”的时代之问,高瞻远瞩作出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重要部署,并将其纳入“八八战略”。
今年的浙江“新春第一会”提出,要强力推进开放提升,加快打造高能级开放之省,实施“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
仅这半年多时间,浙江又打出了一套“组合拳”。年初,《浙江省“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实施方案(2023-2027年)》印发,提出“到2027年,面向创新型国家和制造业强国引进1000名海外工程师”等目标任务;7月15日,《浙江省引进海外工程师实施办法》开始施行,聚焦先进制造业企业,将外资企业纳入支持范围;7月24日,《指导意见》印发……
“国内有良好的创新环境,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丰富的人才资源和生态伙伴资源。这些因素都吸引了外资的持续投入。”浙江菲斯曼供热技术有限公司实验室负责人何建文说,菲斯曼作为供热、制冷领域的气候解决方案服务提供商,在中国发展已有20多年,2019年在浙江建立研发中心,截至去年底已累计投入研发经费近7000万元。
一图读懂《关于鼓励设立和发展外资研发中心的指导意见》。图自浙江商务公众号
外资研发中心长啥样?
8月11日,浙江省商务厅官方公众号“浙江商务”发布信息:首批外资研发中心认定申报工作开始。
据《指导意见》,申请认定外资研发中心应符合多项条件,如“外商投资在浙江省内设立从事自然科学及其相关科技领域的研究开发和实验发展(包括为研发活动服务的中间试验)的机构”“有明确的研究开发领域和具体的研发项目”等。
第一项可视作对什么是外资研发中心的解读。
潮新闻记者发现,外资研发中心的人才吸引能力、创新能力确实很强。
“我们公司核心研发团队由6名海内外经验丰富的博士组成,公司研发人员占比80%以上。中方院长杨诺斯·马诺里博士教授(Prof.Dr. YiannosManoli)是IEEE终身院士、前弗莱堡大学微电子系主任。大家基本都工作生活在平湖。”钟锐介绍,各位工程师有擅长封装测试的,有做芯片设计的,也有做电路应用的,公司业务范围涉及整个产业链。
而这,正是德国应用型研发机构的优势。钟锐对研发中心的形容是IDM(设计生产一体化),主要做定制化的研发,平时如接到制造业企业的单子后,按照对方需求,设计研发到小批量生产封装都能完成,体现人员规模小、产业链覆盖全、研发能力强、市场反应快等特点。
在一般人印象中,外资企业有着跨国公司的各种“规矩”,办事流程较长。但潮新闻记者看到的外资研发中心,都保持着高效率的研发节奏。
“加班比较少,办事流程快,项目交期短。”伍剑飞2013年毕业就进入津上精密工作。外企、专业匹配,加上津上在全球机床制造业中的声誉,正是吸引他的地方。据他观察,外资研发中心综合了中外管理优势,具有响应速度快、研发节奏快等特点。
津上精密目前有研发人员200多名,占公司总人数10%,2011年刚成立时是一半中国人、一半日本人,如今以中国工程师为主,高层都是留日归来的博士。日籍研发人员为10多名技术骨干,主要承担顾问的职责,负责图纸审查、技术指导、答疑解惑等工作。整个团队以扁平化模式运作,平常每周与日本母公司有业务视频交流。
“团队成员有什么研发设想或项目,中方负责人就可以拍板,包括与日本母公司的衔接。”伍剑飞说,这不同于日企按部就班的工作模式,因为国内市场节奏就需要快速反应。
这种与生产、与市场紧密结合的研发模式,让外资研发中心保持了快速发展。
来到浙江菲斯曼供热技术有限公司,潮新闻记者看到,公司的实验室与生产车间就在“同一个屋檐下”。在消音墙分隔的实验室内,工程师们正在做各种测试、研发,墙外就是生产车间。
“我们现在的发展是一年一个样。”何建文介绍,菲斯曼原来在上海有个研发办公室,但把厂建到浙江后,研发办公室也随之搬入工厂,在此基础上升级打造成一个专注于为亚太地区提供支持服务的研发中心。如今近30名研发人员中,除了总监是德籍,其他都是中国工程师。
这一研发中心2019年左右刚投用时,主要是做产品的优化,随后逐步开始自主设计本地化产品,如今可服务菲斯曼在整个亚太地区的业务。“我们现在研发的新产品,比如燃气壁挂炉、热泵、电热水器、净水器等,研发、测试都是中国平湖的研发中心完成的,这些产品中有不少面向东南亚消费者。”何建文说。
省投资促进中心的调查显示,浙江省外资研发中心约七成以本地研发项目为主,但也有三成兼顾全球研发项目。
外资研发中心的集聚,正有力推动浙江乃至中国在全球产业链创新链中的快速发展。
研发实验室。图自视觉中国
外资研发中心发展如何?
外资到国内设立研发中心,会不会担心技术外流?潮新闻记者发现,外资研发中心并不担心这一问题。
“我们德国研究院转了多项专利到中国,而且不是仅转了使用权,整个所有权都转过来了。”钟锐告诉潮新闻记者。目前,汉希科特中国又自主申请了2个发明专利、10个实用新型专利,全归这家企业所有。
“这是对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充分信任。”平湖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说。
《指导意见》中专门制定多条举措提升我省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如落实商业秘密保护规则、支持外资研发中心集聚的地区申报建设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提高知识产权执法水平等。
良好的研发环境激励着外资研发中心的创新发展。
津上精密尽管以应用型研发为主,但自主开发的新产品也在逐渐增长,如今占到了所有研发产品的10%。例如,针对国内需求,团队自主研发了162型小排刀机,并将该机型推荐给了日本母公司,最后被母公司接收。“国内研发中心现在有214项专利了。”伍剑飞自豪地说。
外资研发中心更会根据中国的产业、地区等特点开展更为丰富的产品研发,打造其重要的全球创新策源地。有一些外资研发中心负责人直言,经过国内市场充分竞争诞生的产品,在国外市场上往往“很能打”。
菲斯曼今年5月新投运了一个气候实验室,主要为了模拟检测中国不同地区、不同气候条件下产品的性能。“像中国有高寒地区、高海拔地区,对产品性能和稳定性要求更高。这些特有的气候因素就需要特殊考虑,这就考验国内团队的原创能力了。”何建文说,公司为此专门投入200多万元。
随着业务和产品的扩展,研发测试需求也在不断增长,菲斯曼研发中心在原有的4个性能测试工位基础上又新增了一个测试工位。
采访中,潮新闻记者也明显感受到外资研发中心与国内高校科研机构的良好合作关系。这是外资研发中心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证明。
双方有不少产学研合作项目。比如菲斯曼与同济大学正在联合开展一个氢混项目,通过在天然气中掺入适当比例的氢气,使壁挂炉的燃烧更加清洁,致力于研发更绿色环保的产品。汉希科特中国与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学院(海宁国际校区)共建了实训基地,相关学生会在研二阶段进研发中心项目组学习半年。
完整的产业链和巨大的市场需求更是给了外资研发中心足够的发展空间。
多位外资研发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潮新闻记者,他们平时也会负责一些东南亚市场的产品研发,但一对比就明显感受到国内供应商配合程度之高,是其他地区难以企及的。“在国内,可能一个产品就有十多家供应商可选,可以选到价廉物美的零部件产品;你需要新的配件,供应商也能马上按要求生产出来。这种产业链的紧密合作,可能欧洲都不一定有。”何建文说。
汉希科特中国是去年下半年开始投入使用,半年营收就达到了1600万元。目前已经与国内多家龙头车企和半导体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这样的发展速度更给了他们信心。
津上精密已发展成为一家链主型企业,建立起稳定的供应链,即使在疫情期间仍保证了正常运转。这几年销售更是迎来爆发式增长,去年、前年年均销售设备1.4万台,年均产值达44亿元,亩均税收从2015年的27.7万元增长到2022年的272.7万元,实现百倍级增长。2021年,其研发生产的高转速、高精度、细微精密CNC自动车床被认定为国内首台(套)装备。
从制造工厂到研发聚集地,如今,有越来越多的外资将研发中心放到中国,将在中国诞生的创新方案输出到全球。这正成为大量在华外资新的发展方向。
“转载请注明出处”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