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滚动 >  > 正文
揭秘明朝皇帝的“忆苦思甜饭”,其中真相震惊世界! 全球头条
来源:石庆松  时间:2023-04-03 14:59:19
字号:

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欢迎您关注我们,为您带来新视角新体验。

各位朋友晚上好!昨天是元旦节,想必大家都吃了许多珍馐美味。在古代,皇帝们是不是每天都吃得像过节一样呢?还真不是,许多皇帝们都吃过“粗茶淡饭”,其中明朝皇帝的事迹最富有戏剧色彩。

▲明太祖朱元璋画像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朱元璋在登基建国之后,作为一国之君算是尝遍了天下美味。一天午后,朱元璋与马皇后回忆往昔岁月,就提到自己贫寒时连豆腐都吃不起,马皇后就劝说朱元璋厉行节俭,毕竟大明立国不久,百姓们的生活还很苦。

正在感怀过去的朱元璋一听觉得有道理,就宣布要带头节约、抵制奢华,先从每顿饭一盘豆腐做起。随后又定下规矩要后世子孙们保持艰苦朴素,时不时就来一顿“忆苦思甜饭”。

▲孝慈高皇后马氏画像

朱元璋的初衷确实是好的,规矩也算是明明白白地定下了,但后来的明朝皇帝们是否照做了呢?从《拜经楼诗话》一书就可以瞥见答案,其中就讲了个有关明代皇家豆腐的故事。

大家都知道,供职于清水衙门中的翰林们都是穷酸官员,因此他们经常在皇帝用膳后向光禄寺讨要残羹剩饭,也算是改善伙食了。有一天,一个年轻翰林去晚了,只端回了一盘白豆腐,郁闷之下放在桌上不打算吃。

▲光洁细腻的白豆腐

旁边的老翰林看到了却十分高兴,得到年轻翰林的允许后直接端起盘子开吃。为什么老翰林这么想吃这盘普通的豆腐呢?因为这洁白细嫩的“豆腐”是皇帝们忆苦思甜时的指定菜,原料其实是上百只鸟的脑髓,不过皇帝说是这是豆腐,谁又敢说不是呢?因此一盘豆腐价值上千两银子想想也在情理之中了。

所以说中国人确实聪明,再好的政策也能找到解决的对策。一道菜的制作成本越高,御厨们能捞的油水也就越足,因此他们变着法钻研菜品,开发出了大名鼎鼎的“皇家野菜”系列。这件事发生在明代末年,崇祯皇帝为让臣子们节俭廉洁,自己带头学习太祖精神,宣布每天都吃野菜。

▲崇祯皇帝朝服像

一开始真是水煮野菜,崇祯皇帝吃了两天就有些受不了,于是他的近侍太监找到膳房反映情况,在全体御厨的钻研探讨之下,新的“水煮野菜”诞生了。只见他们先将野菜放入鲜鹅腹中焖煮,随后取出野菜用美酒浸润,最后淋上香油、加入各种调料,才算大功告成。崇祯皇帝一吃,也是爱上了这道“看起来朴素、吃起来丰富”的菜,于是御膳房趁机大捞特捞。

▲明代膳房复原图

看到这里,大家或许觉得御厨们太坑爹,其实这位“爹”吃得并不多,一不开心说不定连筷子都不动。此外,虽然皇帝餐桌上的饭菜看起来是逐渐与民间接轨,彰显出了他们的忧民之情,但他们吃饭的礼节却是分毫不差地执行、延续。

就以崇祯帝为例,他每次吃饭都会有专人奏乐,闲杂人等连大气都不敢出,生怕打搅了皇帝。上菜时每道菜肴都用纱布遮好以防落入尘埃,端菜、侍奉皇帝的宫女太监则要带上纱布“口包”,同时脸偏向一侧,防止他们的呼吸污染了皇帝的御膳。朱由检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带头节俭”,吃着野菜想着百姓。

▲明代皇帝御膳剧照

回顾这段历史,我们会发现,确立一条好制度其实不难,难在如何保证这个制度没有“变通”的余地、如何名副其实地执行。就算是皇帝的圣旨,如果缺乏必要监督,下面人也能找出无数种应对之策,与制定政策的初衷只会是愈行愈远。

标签: